湖北省法学会“2024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纪实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落实“八五”普法规划的重要一年。
今年5月,司法部、共青团中央、中国法学会印发《关于开展“2024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的通知》。对此,湖北省法学会在中国法学会的有力指导下,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法治思想,创新“一二三四”工作法,在全省范围内开展“2024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真正把普法工作融入群众日常、融入社会治理。
近年来,湖北省11万余名普法志愿者参加各类普法活动近12万场次、线万场次,发放各类普法资料202.84万册,普法受众达659.99万人次。
在中国法学会的推进下,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如今在全国各省、市、县“遍地开花”,慢慢的变成了法学会一张立得住、叫得响的新名片,指引着省、市、县三级法学会热情参加社会治理,服务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如何在“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这个知名“老字号”活动中有效发挥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这一“新品牌”优势,武汉市法学会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武汉市法学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毛冲说:“我们将2024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与法学会基层服务站建设有机结合,按照有标识、有阵地、有设施、有力量、有机制五有标准,在全市重点部门、重点企业、基层单位、户外工作者驿站等建设35个基层服务站,将公益法律服务不断向群众家门口延伸。同市信访局、司法局、妇联、总工会、团市委等重点部门共建基层服务站,将高校专家教授、司法实务骨干、知名律师等优质法治力量注入矛盾纠纷化解最前沿,通过驻站服务、公众普法、上门帮扶等多种形式,为群众提供个性化法律咨询、点单式纠纷调解、分众化权益维护;将基层服务站点嵌入区、街道综治中心,保障实体化运行,打造群众吹哨、首席报到阵地。截至目前,依托2024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和法学会基层服务站,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参与复杂法律咨询服务298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也由被动的坐堂问诊转变为主动下基层接诊,切实为居民提供了更加专业、有效的法律服务。”
在“2024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中,咸宁市、襄阳市、仙桃市、随州市、神农架林区等均充分的发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引领作用,聚焦党委政府最关心、人民群众最关切的法律问题,加强释法析理,提供法律服务,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咸宁市咸安区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聚焦“四个重大”,在重大事项、疑难案件上重点发力,组织并且开展案件研讨,对重大涉稳纠纷出具法律意见书。
赤壁市法学会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成立同城上都小区服务团队,在小区公开电话和微信,随时解答业主的法律问题。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每周六晚轮流在专家工作室值班,为小区业主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每月定期在小区开展法律宣传活动。
襄阳市法学会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进驻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提供法治宣传和法律咨询,为群众送上最需要的法律知识,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结合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联系各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襄阳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湖北文理学院副教授袁岳霞组织法学院学生以轮值方式开展法治服务、法治宣讲活动,服务群众2000余人次。同时,襄阳市法学会推荐2名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参与县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宣讲授课活动。
神农架林区聘请9名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与“2024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法治宣讲活动有机衔接,采取“巡诊”的服务模式,在常态化深入一线开展法治宣传、法律服务、化解矛盾纠纷的同时,聚焦法治化营商环境提档升级,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普法宣传作为普法工作重点,为林区3家国企、8家民企提供法治服务。以《公司法修订后对公司章程的影响》《公司法修订下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探讨》为题开展普法授课,并结合典型案例与企业实际,深入剖析解决方案,就企业经营管理中可能遇到的风险提出对策建议。召开“公共法律服务进企业法治体检”和“服务实体经济 律企携手同行”座谈会,现场解答企业代表提问20余条、审查合同50余份、发放法治宣传品200余份和法治需求调查问卷60余份。
记者了解到,为把“2024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与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基层服务站点建设有机融合,湖北省广泛设立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做到“有阵地、有力量、有机制、有保障”,即有固定的活动场所、有专业法律服务人员、有相关管理制度、有运行必要的设备和经费,持续不断、全方位、多元化为群众提供及时、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目前,湖北省各级法学会依托各级综治中心等建立基层服务站点350余个,在站首席法律咨询专家390余人,让群众在家门口随时随地享受到优质法律服务。
湖北省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张正军表示,学习好、研究好、宣传好、阐释好习法治思想是开展“2024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的重要内容,为此,湖北省法学会依托“八五”普法宣讲团、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团队,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法治思想进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政法领导干部政治轮训班、法治专题培训班等,教育引导广大基层干部群众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法治思想落实到活动的全过程、各环节。截至今年8月底,湖北省积极组织省市县三级法学会干部及会员参加中国法学会举办的“习法治思想”线人次。举办“习法治思想”进市县两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场报告会40余场,各学科研究会举办“习法治思想”专题研讨班、高端论坛、座谈交流20余场。在省法学会主办的《荆楚法学》刊登习法治思想研究最新理论成果30余篇。
近日,荆州市法学会在荆州市沙市区观音垱镇坮林村,组织了一场“2024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吃过晚饭的村民们搬来小马扎,听荆州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李华成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有关婚姻家庭、邻里关系、劳动用工、农村宅基地、民间借贷等方面的法律知识。
现场不断有群众提出自己关心的法律问题,李华成一一耐心解答,并引导群众依法依规表达诉求,学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矛盾纠纷,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得到满意答案的群众时不时用热烈的掌声给予回应。
观音垱镇坮林村是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走进坮林村,浓郁的法治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法治宣传草坪牌扮亮道路两旁,法治宣传墙绘格外醒目,法治宣传栏一字排开,法治宣传长廊街区集法治文化与休闲于一体跟随湖北省法学会“2024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的步伐,记者也深入到湖北省的多个镇村,近距离感受法治建设的新成效和新面貌,感受各有特色的法治文化、法治建设,一幅以法治之笔绘就的宜居宜业美丽画卷在荆楚大地徐徐铺展。
“除了打造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阵地,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也在向村(社区)延伸,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定期或不定期坐诊,让村民们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法治意识。随之而来的是矛盾纠纷大幅度减少,即使有些小纠纷,村民也会第一时间求助基层服务站点,在村内就把问题解决了。未来,荆州市法学会也将借着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的东风,以建站点、抓首席、办案件为工作主线,集中优势资源,努力发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作用,为群众和公司可以提供法律咨询、法治宣传及申请法律援助等方面的服务,着力打通法治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荆州市法学会会长张钦说。
仙桃市毛嘴镇是“中国女裤名镇”,每年超过1亿条“女裤”从这里销往世界各地。2023年6月,广州某服装公司慕名来到毛嘴镇寻求合作,在合作过程中,某制衣厂加工的3万条长裤成品出现质量瑕疵,无法按时交付,广东某服装公司拒绝支付加工费并要求赔偿,导致制衣厂资金链断裂,拖欠100余名员工共100多万元工资。
多次催讨工资未果后,制衣厂员工集体停工,30余名员工代表集体讨薪。欠薪人数众多、情况各有不同,如何为这些工人提供更专业、更便捷的法律服务?对此,当地政府邀请张云碧等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对该案“把脉会诊”,依托“法警司村+”模式,由有关部门联合对此案进行诉前调解。通过组织圆桌会议,广东某服装公司、制衣厂、员工代表三方心平气和地坐在一起,面对面沟通。调解过程中,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耐心向三方释法说理,宣传劳动合同法相关条款,使讨薪过程变成一场生动的普法课。
经过半个月的悉心调解,100余名工人收到部分工资,并回到工作岗位,濒临破产的制衣厂渡过难关,广州某服装公司也对毛嘴镇纺织业重拾信心,并表示期待在毛嘴镇发展更多高质量的合作伙伴。
湖北省法学会党组成员、秘书长赵俊表示,仙桃市成功化解的这起集体讨薪案,是湖北省在常态化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中运用“普法+调解”多元融合的一个缩影。为了更好地发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权威性、专业性的优势和“智囊团”“思想库”“人才库”作用,在“2024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中,湖北各地法学会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协作,积极组织市、县(区)两级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和信访积案化解,将“首席把脉会诊”与“诉调对接”“访调对接”“法律诊所”等工作有效结合,为地方党委政府分忧,为人民群众解难。
宜都市五眼泉镇弭水桥村曾经是远近闻名的问题村,底子薄、问题多、怨气重,干群关系紧张。宜都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刘俊平介绍,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推行以后,宜都市积极顺应新时代新要求,以“双基强化、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为着力点,将“首席”力量下沉基层,参与社会治理和法律咨询服务工作,进一步改善法治宣传教育方式,持续打造“法润宜都”工程升级版。如今,弭水桥村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红色筑底、依法治村、守正创新”的发展路径,产业发展有法律顾问、法务人员把关,“法律明白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等法治队伍结合村民法律需求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依法决策、依法办事已成为弭水桥村人的习惯和自觉。
利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积极探索基层普法工作新模式,将普法工作下沉到乡镇基层,宜都并非个例。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咸宁市、孝感市、黄石市、天门市等,在“2024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中结合党员干部“四下基层”实践活动,开展以“村湾夜话”“法治夜校”等为载体的普法活动,拉家常、讲政策、谈建议,及时解决群众身边的法律问题。同时,镇村党员干部、社会工作者走村入户向群众发放各类普法宣传资料。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普法志愿者、“法律明白人”、政法干警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面对面向群众普及与生产生活紧密关联的法律知识,传播法治理念,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帮助群众更好地了解和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武汉市法学会结合“政法先锋在行动”专项活动,组织有关部门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排查化解矛盾纠纷;鄂州市法学会组织“首席”参与“小板凳法治故事会”志愿服务活动,打造流动的基层服务站点;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法学会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和法律顾问制度、“律师三进”活动深层次地融合;十堰市法学会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同律师“246”工作体系〔2即“二个全覆盖”:党政机关、村(社区)聘请法律顾问全覆盖,律师参与重大决策、疑难案件调解全覆盖;4即“四进”:律师进乡村(社区)、进综治中心、进信访大厅、进信访疑难案件化解;6即“六项工作职责”:律师参与化解矛盾纠纷、履行信访值守、开展法治宣传、提供法律咨询、开展法律援助、协助村(社区)开展依法治理〕相结合,全面推动服务质效提档升级,最大限度优化对法学法律资源的整合利用。
将生活中大家耳熟能详的典型案例同深层的立法原理和法律逻辑结合,以讲故事的形式,有明确的目的性地提供法治宣传服务,是湖北省法学会搭建的公益性法治服务宣传平台“长江讲坛法治讲堂”11年的坚持,也是湖北省独具特色的法治宣传品牌。近年来,“长江讲坛法治讲堂”先后聚焦“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和财产的处理”“家庭暴力”“网络安全”“谨防常见的不法诈骗”等主题,邀请专家作专题宣讲。授课人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将法律条款融入一个个具体的案例和故事中,让群众能够听得懂、弄得明,有力提升了人民群众法治意识和学法用法能力。
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贺雪峰认为,在“2024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中,湖北各地特别聚焦农村普法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开展针对性强、教育性高、受众面广的普法宣传活动,满足了人民群众法律服务需求,增强了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加强了乡村法治建设,夯实了基层依法治理的基础。
通过“首席”与“基层行”两个品牌的有机结合,实现了“1+1>2”的工作效果。湖北省法学会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通过组织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领衔,联合青年普法志愿者组成法治宣传服务队下沉基层,坚持以案释法、以案普法,既化解具体问题,又普及法律知识,法治宣传、法律服务同步进行。截至目前,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带队下沉基层,已调处矛盾纠纷1480余件,群众满意度达98%。依托“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多年积累下来的直达街乡镇、村(社区)的工作渠道,不断拓宽“首席”工作的辐射范围,打通了市、县(区)两级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服务基层一线的各个节点,实现“首席”工作在基层的有效覆盖,不断推进渠道载体的融合。
循法而行,依法而治。湖北省法学会通过“2024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以法治为笔绘就和美画卷,奏响荆楚大地的振兴奋进曲。